种下幸福果 过上好生活(帮扶县驻村手记)

发布时间:2024-12-22 21:09:17 来源: sp20241222

  “猜猜,运咱这西红柿,跟运别的菜有啥不同?”年轻司机罗东洋笑着发问。

  见记者好奇,他给出答案:“这里的西红柿皮薄、汁多,一不小心就会蹭破皮,开车得稳,让车少晃荡。”

  下午3点,罗东洋驾驶冷链车,从河北省滦平县大屯镇兴洲村出发,沿国道112线,稳稳地一路向南。

  车上是7000多斤西红柿,来自滦平新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7小时前,它们刚从枝头采摘下来,经过分拣、打包放上车;3小时后,这些西红柿便可运抵北京的果蔬超市。

  让村子里的更多西红柿从地头到餐桌,不仅有小罗这样的运输能手,育苗、护理、采摘、分拣等各个环节,都有现代农业“好把式”。

  棚外白雪皑皑,棚内绿意浓浓。66岁的村民朱凤龙,正忙着给西红柿绕秧、疏果、打杈。

  “以前靠天吃饭,赶上年头好,玉米收成就好点,要是赶上年头不好,也没啥办法。现在我们两口子在这管棚,一年下来,我俩工资加上流转土地收入,能有10多万块钱。”谈起生活新变化,朱凤龙十分感慨。

  设施农业在村里落地生根,不仅直接带动就业,更培养了农民的科学种植能力,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连续低温降雪之后天气乍晴,一定要注意放潮气。”在一场以推广农业现代化技术为主题的理论宣讲活动上,科技特派员房连合详细为农户和园区工人讲授冬季西红柿大棚管护知识。

  “我从专家课上和大棚里学到的知识,家里种地的时候也能用上。”村民肖淑琴一边听着讲解,一边尝试上手操作。她在新硕公司做大棚管护员,每月拿4500元工资,还学会了秧苗管理技术。

  流转土地能分租金、大棚干活能得报酬,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小小西红柿,变成了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的幸福果。

  怎么会是西红柿?

  王丽美的家在离兴洲村不远的小城子社区。2015年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在外打工,很辛苦。难得回一次老家,吃上了妈妈种的西红柿,找回了小时候的味道。“回乡创业做农业!”她下了决心。

  辞掉工作、拿出积蓄,又把自家车子、房子和父母的房子都做了抵押,王丽美拿到1000万元贷款。镇上、村里也都十分支持,新硕公司很快顺利成立,承包了兴洲村1300多亩地种西红柿。

  为何选兴洲村?她看上了这里的好地好水好路——土地平整,是水源保护地,又毗邻国道。凭借这些优势,新硕公司和北京的生鲜超市敲定了长期供销关系。

  道路好走、销路不愁,王丽美就专心研究咋种得更好。2020年,她到外地多所高校和农业基地学习,回来又结合家乡实际,制定了绿色蔬菜种植方案。生物驱虫、膜下滴灌、精心管护,当年底,西红柿优等果数量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22年,年产值已达5000余万元。

  目前,新硕公司带动近120名工人就业增收,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建档立卡脱贫户。农忙时节,还会临时雇用500余名工人,间接带动200余户发展运输业及其他服务业。

  “搭上产业快车,老百姓口袋鼓了,村集体也有收入了。”兴洲村党支部书记韩林章盘算着,春节后要把村里电路老化的路灯都换成太阳能的,“等新路灯点亮了,出门、收秋都更方便,咱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亮堂!”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9日 04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