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6:50:36 来源: sp20250110
曾秀敏是澳洲华人艺术联盟协会演艺总监,在澳大利亚,她努力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超过10年。
“选我选我!”
30多年前,曾秀敏到澳大利亚打拼。当时,她做过当地中文补习班的老师,学生主要来自华人家庭。
曾秀敏说:“澳洲华侨华人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很多孩子已经西化。一些孩子只能听懂中文,但不会说中文;有一些孩子甚至抗拒学中文。”这让她感到痛心,“如果华人孩子对中华文化一窍不通,这是我们第一代移民的失责。”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传统文化是华侨华人的根与源,曾秀敏始终谨记在心。她在教学中使用中国国内的语文课本,同时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教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她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小朋友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脆稚嫩的童音朗诵诗歌,尽管普通话未必标准,仍然令人心中暖流涌动。慢慢地,小朋友们爱上了富有韵味的古诗词。有演出机会时,曾秀敏在课堂上问:“谁愿意参与诗朗诵表演?”孩子们都会踊跃地举手,大声喊:“选我选我!”“我也想参加!”
为了培养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补习班的老师们还会常常与孩子们分享中国古典音乐。“他们都觉得中国乐器的声音特别美。”曾秀敏说。渐渐地,越来越多孩子开始学习古筝。
曾秀敏感到很幸运。在她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孩子们能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长大,能得到中国古典之美的熏陶。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小时候,曾秀敏跟随两位艺术家兄长咿呀学艺:黄梅戏、越剧、快板……“我一边看一边模仿。”曾秀敏说。耳濡目染之中,对中华传统艺术的热爱在她心中油然而生。
退休后,曾秀敏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尝试将中华传统艺术带到海外。“我不为名利,只是希望能够为传统文化的推广做些事情。”她说,“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曾秀敏曾将澳大利亚华人的奋斗史改编成快板节目,在澳洲华人电台和多个社区进行表演。她穿上长袍和马褂,以朗朗上口的台词和惟妙惟肖的表演,歌颂中华儿女文化基因中的奋斗精神。
“自强,团结,奋进!在墨尔本的华人建立了唐人街,让老城镇旧貌换新颜。”曾秀敏的演出让观众倍感鼓舞振奋。“我希望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赞美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曾秀敏说。
今年中秋节,作为澳洲华人艺术联盟协会的演艺总监,曾秀敏组织了一场大型中秋联欢晚会:旗袍秀、笛子独奏、彝族舞……多姿多彩的节目精彩上演。
月圆时刻,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华人团聚在一起,分享月饼、闲话家常,借传统习俗和传统艺术,倾诉对故土与亲人的思念。
“带来更高质量的演出”
曾秀敏说:“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我们要联合起来,才能更有影响力。”
曾秀敏所在的澳洲华人艺术联盟协会团结了许多在澳华人艺术团体。协会几乎每个月都会举办一场演出,在澳洲各地展示中国艺术之美。
曾秀敏积极带领协会中的华人艺术团参与当地的大型嘉年华等活动。她说:“中国传统艺术在海外展现出旺盛生命力。”
有一次在公园演出,一名来自尼泊尔的小朋友兴奋地跟表演者说:“你们的衣服和舞蹈太好看啦!”曾秀敏很高兴。
曾秀敏组织艺术团将中国艺术带到澳洲基层社区,送入养老院,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她还组织了多场义演,筹集的善款均用于改进社区学校的教学设备。曾秀敏和团队成员也经常遇到困难:没有资金、场地短缺、专业性不足……她却淡然处之:“我相信,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曾秀敏还有一个愿望:回到中国,举办一场中澳传统艺术联欢晚会。她说:“我们希望和国内高水平艺术团体交流学习,精进我们的表演,给海外观众带来更高质量的演出。”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