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华文明——海丝印记 世遗泉州”活动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26 02:07:06 来源: sp20241226

人民网北京9月27日电 (王婧、舒克里、喻亮、周輖)9月27日,“走进中华文明——海丝印记 世遗泉州”主题人文交流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东盟中心、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泉州市人民政府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主办,得到外交部、教育部、东盟国家驻华使馆和中国驻东盟国家有关使领馆的大力支持。150余位东盟国家驻华外交官和北京语言大学外国留学生现场参加活动,部分东盟国家民众通过线上平台同步观看活动直播。

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在“走进中华文明——海丝印记 世遗泉州”主题人文交流活动中致辞。人民网 王婧摄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在“走进中华文明——海丝印记 世遗泉州”主题人文交流活动中致辞。人民网 王婧摄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在致辞中表示,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东盟连接日益紧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见证了东西方多种文明和谐共存、包容互鉴的恒久力量,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年轻一代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将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向青年一代展示泉州在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促进多元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中心将继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持续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在“走进中华文明——海丝印记 世遗泉州”主题人文交流活动中致辞。人民网 王婧摄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在“走进中华文明——海丝印记 世遗泉州”主题人文交流活动中致辞。人民网 王婧摄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代表学校对活动举办表示衷心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北京语言大学作为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已为全球近200个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精通中文、了解中国的国际校友。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国际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与各国友人共同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黄劭蓉在“走进中华文明——海丝印记 世遗泉州”主题人文交流活动中致辞。人民网 王婧摄

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黄劭蓉在“走进中华文明——海丝印记 世遗泉州”主题人文交流活动中致辞。人民网 王婧摄

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黄劭蓉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发扬敢为人先、梯航万国的海洋精神,不断深化与相关国家的交流合作。希望中外来宾走进海丝起点、清新福建,在探寻海丝印记中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魅力,分享各国文明与智慧,努力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飞在“走进中华文明——海丝印记 世遗泉州”主题人文交流活动中致辞。人民网 王婧摄

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飞在“走进中华文明——海丝印记 世遗泉州”主题人文交流活动中致辞。人民网 王婧摄

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飞在致辞中表示,泉州是中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也是中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三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泉州与东盟国家有着悠久的友好往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本次主题人文交流活动,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一次有益探索,目的在于展示泉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推动泉州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往来,促进泉州文化、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活动现场,中外嘉宾还共同观看了南音、提线木偶戏、南少林武术等特色非遗表演,并现场体验簪花围和安溪铁观音茶艺,亲身感受泉州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

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飞接受人民网采访。人民网 王婧摄

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飞接受人民网采访。人民网 王婧摄

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飞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全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这条路串联起很多沿途国家和目的地国家。未来,泉州愿意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各国合作,进一步挖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同时,我们也愿意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家合作,共同挖掘我们的文化价值,开展经贸务实合作及人文交流,更好地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泉州与海丝国家的友好与合作。”

马来西亚驻华使馆参赞阿兹兰接受人民网采访。人民网 王婧摄

马来西亚驻华使馆参赞阿兹兰接受人民网采访。人民网 王婧摄

马来西亚驻华使馆参赞阿兹兰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与中国相比,马来西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许多值得马来西亚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我感触颇深。在今天的活动中,所有上台展示的非遗艺人都是年轻一代,而在马来西亚,我们面临一些传统文化与技艺传承断代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与中国合作,向他们学习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国文化遗产。”

(责编:于洋、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