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宋公堤边看巨变:“小街”之新与大港之热

发布时间:2024-12-01 07:46:10 来源: sp20241201

   中新网 盐城2月8日电 题:宋公堤边看巨变:“小街”之新与大港之热

  作者 谷华

  在江苏滨海县的黄海岸边,有一道长达45公里的坚固大堤如卧龙蜿蜒,日夜阻挡茫茫海水的冲击。这就是修建于1941年的宋公堤。80多年过去,宋公堤仍在发挥着“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的作用。

  春节前夕,走进宋公堤沿线的一座“小街”,一座大港,感受这里的沧桑巨变。

风车林立的黄海之滨。(资料图)谷华 摄

  滨海地处黄海之滨,千百年来,沿海人民屡屡饱受海啸袭击、咸水倒灌之苦。今年71岁的杨步庚永远记得父亲给他描述的1939年夏天海潮冲家的惨况。

  “海水一夜之间漫上来,房屋全被冲毁,百姓只能爬到树上逃生,很多人体力不支落水,死伤无数。”杨步庚说,在此之前的百余年间,海潮海啸、咸水倒灌达数十次之多。

  1941年5月至7月,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宋乃德在华中局、新四军的大力支持下,动员两万多名民工,战胜种种困难,历时77天修筑了全长90公里的拦海大堤。新堤建成不久,恰逢海啸翻腾而至,但是,新堤屡经冲击,巍然不动。百姓把这条海堤与宋代的范公堤相提并论,称为“宋公堤”,并在堤上竖起“宋公纪功碑”。

宋公堤纪念亭。(资料图)滨海县委宣传部供图

  距离海岸13公里的小街村,与宋公堤的命运紧密相联。当地村民说,宋公堤建成后,这里的百姓才过上了稳定的生活,不再流离失所。村民李雨林介绍,宋公堤建成后的几十年里,每年夏天潮汛来临,当地村民都踊跃到堤上去堆土堆石块,对大堤进行加固。

小街村新型农村社区。谷华 摄

  走进小街村新型农村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白墙黛瓦的两层农家小楼。社区内道路干净,绿植丰富,房前屋后还精心设置了小菜园。村民们或在炸肉圆、蒸包子,或在装修新房子,村中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小街村党总支书记颜成军介绍,小街村于2020年开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共分两期建成210幢新式民居,有131平方米和142平方米两种房型供村民选择。春节后,第三期工程将开工。社区配套建设了便民服务中心、警务室、卫生室、垃圾分类收集屋等公共设施,为群众提供全类别、多样化的服务。

  在74岁的李雨林看来,现在的日子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原来房屋小、道路差的村子,如今变成了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以前的小房子拆了,换成现在这种有客厅、卫生间的大房子,居住条件太好了,而且小区里有阅读、健身等场所,我已经养成每天饭后休闲的习惯。”李雨林说。

盐城港滨海港区。(资料图)谷华 摄

  距离崭新安逸的“小街”不远,紧挨宋公堤的滨海港每天都在进行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国家电投、国信、天能集团投资的重大能源项目相继落户,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中海油盐城“绿能港”火力全开。

  2月1日,总投资80.3亿元国电投滨海2×100万扩建项目在雨雪中开工。据介绍,这里总规划8×100万千瓦全国最大的火电基地,目前,已投产一组2×100万千瓦,去年发电量102.8亿千瓦时,实现开票销售44.3亿元、税收2.2亿元;在建一组2×100万千瓦机组将于年内投运一台,明年全部投产;第三组2×100万千瓦火电扩建项目建成后,将为长三角地区能源保供提供坚强支撑。

黄海岸边的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滨海县委宣传部供图

  提速建设滨海港20万吨级航道、LNG码头、滨淮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工程和危化品车辆专用通道,开通运营滨海港铁路专用线,以海河联运、海铁联运为主攻方向,积极承接大宗商品转运分流业务……一个个蓝图正在滨海港推进实现,能源大港、产业大港的雄姿已经展现。

  大潮奔涌不息,大堤静默无言。“每闻潮声思宋公”,让这片咸潮之地不再贫瘠,是向修筑宋公堤的无数先辈的最好致敬!(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