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精髓滋养青少年(深聚焦)

发布时间:2024-12-21 09:46:53 来源: sp20241221

  图①: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春光小学师生制作的花馍。   郝群英摄   图②: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中心小学学生在训练舞狮。   李 军摄   图③:江苏省镇江市远洋社区,志愿者指导小朋友体验拓印木版年画。   石玉成摄   图④: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示范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表演传统民俗踩街。   施亚磊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用传统文化精髓滋养青少年,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寒假期间,各地各校开展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本期教育版,我们选取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实践,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如何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编  者  

  天津市学生剪纸迎春作品展——

  学习剪纸技艺  装点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武少民  吴  月

  “我们剪的窗花入选市级展览啦!”得知自己参与的剪纸作品“津门旧貌换新颜”入选了“我家的窗花”天津市学生剪纸迎春作品展,天津市静海区大丰堆镇中学学生李祖妍十分开心。

  五大道、天津港、大港油田、“天津之眼”摩天轮……同学们用巧手剪出天津的历史与当下。“通过剪纸将自己的所见所思变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充满乐趣。”李祖妍说。

  一幅幅展板、一张张窗花,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一楼大厅里,学生们的作品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欣赏。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体美劳教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寒假,天津市教委组织开展丰富的美育活动,剪纸迎春作品展便是其中之一。各校鼓励学生创作剪纸作品,参加校级、区级、市级展览,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张张红纸,一把把剪刀,剪出生肖龙、舞狮、花灯、蜡梅等图案,“年味”跃然纸上。天津市南开中学学生们完成了题为“春节”的窗花作品。“孩子们提前查阅资料、欣赏优秀作品,了解与春节相关的习俗,并在实践中熟悉了剪纸艺术,提高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指导教师黄山说。

  从锯齿纹、月牙纹、云纹到各种复杂图案,天津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小学学生李沁璐在社团活动中一步步学习剪纸技艺。为了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老师还鼓励学生将作品贴在团扇、纸袋上,用剪纸装点美好生活。

  “剪好龙年窗花后,我把作品带回了家,迫不及待地将它贴到了卧室窗户上——爸爸妈妈都夸我,说比外面买的窗花还要漂亮。”李沁璐说。

  据悉,在剪纸迎春作品展中,还设置了“大师家的窗花”活动,在天津市的名人故居展出学生作品。天津市东堤头中学学生鲁思琦创作的套色剪纸作品便入选其中。“看到游客们欣赏我的作品,特别有成就感!”鲁思琦说。

  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

  感受非遗魅力  实现美育目的

  本报记者  黄  超

  走进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二十四节气龙风筝专题展上,百米长的“东方巨龙”迎风盘旋。龙身由一片片龙鳞风筝串联而成,每一片都有学生绘制的节气图案,令人过目难忘。

  “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小手去创造,装扮有文化味的龙年新春。”寒假前一天的返校日,省级非遗传承人曹红来到学校,与美术学科老师一起布置了以“风筝漫游”为主线的特色作业。龙风筝、福寿三多风筝、沙燕风筝,曹红一边向学生展示,一边分享扎纸技艺。

  三年级学生肖若芸、肖若萱两姐妹听得仔细,记在心里,放假没几天就拉着父母来到秦淮河畔的非遗馆参观。在二楼,她们很快找到曹红的展铺,风筝、花灯等工艺品琳琅满目。家长与孩子现场录制寻访视频,介绍探访非遗之旅的收获和感想,计划开学后在班级里分享。

  “我们还设计了风筝纹样、文创、海报等作业选项,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美术教师颜梦婷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寒假的特色作业是该校美育教学的延伸。多年来,瑞金北村小学将风筝纳入文化育人工作,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校本课程,该校成为南京市秦淮区非遗进校园试点校。一方面,将校本课程引入课后服务,开设精品社团,推动风筝技艺深度习传。另一方面,探索家校社协同,带领学生走进传承人工作坊,并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学校的学生社团展开共建,帮助学生实现美育浸润。

  “我们力求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带领学生在立体的课程体系和多元的文化活动中,充分感受非遗魅力,实现润泽童心的美育目的,从而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该校副校长衡雷表示。

  江西省博物馆——

  打造第二课堂  拓宽知识渠道

  本报记者  闫伊乔

  “请大家以刚刚提到的釉色与纹饰为线索,去展厅中展开‘寻宝’,寻找对应的御窑瓷器。”在江西省博物馆,一堂御瓷发展史讲授正在展开。这场为配合“御瓷归来”主题特展推出的活动,成为许多学生翘首以盼的寒假文化盛宴。

  “我知道,这是青花云龙纹天球瓶。”“这件御瓷还是我家乡景德镇的御窑厂烧制的呢!”学生们在展厅打卡、集章、答题、闯关,在一件件精美的御瓷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古老积淀。

  每一件文物,都是启迪青少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激发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生动教材。“课堂讲解、实地参观、趣味活动,种种形式受到了孩子们的广泛欢迎。”江西省博物馆开放教育部主任娄慧莹介绍,除了“御瓷归来”,寒假期间还将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为青少年带来特别的春节体验。

  江西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此为切入点,江西省博物馆近年来策划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不仅“请进来”,还主动“走出去”,深化馆校合作,推出“三点半博物馆”课后服务体系,为孩子们开启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不久前,“三点半博物馆”走进南昌市育新学校,为同学们带来充满趣味的博物馆课程。同学们或是加入“探险队”,走进神秘的青铜王国;或是唱响经典红歌,聆听红歌背后的感人故事。江西省博物馆社会教育教师徐晨颖介绍,“三点半博物馆”结合馆内经典卡通形象,讲述江西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项目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

  “用心用情,为广大青少年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化盛宴。”江西省博物馆馆长管理表示,将大力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拓宽少年儿童知识渠道,不断推动博物馆资源向教育资源转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丰富载体,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西北大学寒假社会实践队——

  注重非遗传承  融入育人实践

  本报记者  丁雅诵

  选取灰黑胶泥,在模子里按压成型,背后留孔,再烧制上色……经过十几道工序,一个个造型浑朴、色彩艳丽的陕西西安鱼化“泥叫叫”就做成了。委婉回转的哨声一响,便勾起许多陕西人的童年记忆。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鱼化“泥叫叫”具有丰富的文化特色和商业价值。如何让更多人喜爱“泥叫叫”?怎样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带着问题,西北大学一支寒假社会实践队展开调研。

  “作为外地人,我一开始对‘泥叫叫’其实很陌生。但当我们在鱼化寨实地探访,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后,我感受到了其背后高超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实践队队长、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学生曾思颖说,“此后,‘泥叫叫’那种丰满、古朴、简练的形象就在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但在调研中,实践队也发现,“泥叫叫”存在着创新性不足、市场影响力小等问题。怎样让非遗“活”起来?曾思颖介绍:“通过走访、问卷等形式,我们梳理出一些路径。如充分调动顾客内心文化认同,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制作的快乐;联合热门卡通形象,推出文创纪念、盲盒等产品;在名胜古迹周边打造沉浸式体验馆,让非遗工艺和旅游景区配合发展等。”

  “实践出真知,当学生们有了真实的体验和思考,才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实践队指导老师、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任都甜说。

  据介绍,西北大学着力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育人实践,面向学生常态化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文化”等通识课程,不断扩大“侯外庐学术讲座”“我们的节日”等品牌活动,重点建设书法、戏曲、曲艺、民乐等师生社团,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6日 05 版)

(责编:袁勃、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