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09:10:42 来源: sp20241130
有本小说是这么写的:年迈的渔夫已经84天没有捕到鱼了,但他仍然决定独自出海,希望能捕到一条大鱼。在海上他也的确幸运地捕到了鱼,并成功杀死了它。只是当他将这条鱼先拖回岸上的时候,已经被鲨鱼吃得只剩下骨架。但是,不服输的老人还是得到了村民们的尊重。
这就是海明威笔下的经典小说《老人与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却成了经久不衰的经典,这大概是因为小说传递了一种珍贵的品质,用作者本人的话就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一个老人怎么过才算有意义?这当然不会有固定答案,至少小说中的圣地亚哥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版本,那就是用战斗去抵抗未知的风险与必然的衰老。小说中,圣地亚哥手中的武器是他的钓钩与绳子,而在当下,这个武器变成了一些老年人手中的纸与笔,他们用写作去开拓,去描摹,去与后半生战斗纠缠。
在当下一些网络文学平台上,就聚集着这么一群老年人。他们最初只是网络文学的读者,但平台开放的网络环境与较低的写作门槛,让他们很容易地从读者变为了作者。他们在网络上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大海,用丰厚的人生经验与笔耕不辍的坚韧品质,打捞着属于自己的鱼获。网络写作就像一场迟来的春风,划开死气沉沉的暮年,让老年写作者们找到了用武之地,呈现了别样的“前浪风貌”。
人们常说,“世间公道唯白发”,时间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人至老年,事业退潮,机能下降,“漫长的余生”令人恐惧。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剩下的只有对“青春岁月样样红”的美好回忆了。但不服老的老年人不能只有回忆,绝不等待独自老去。不能战胜时间,那就用行动去拓宽时间,用笔墨去涂抹时间,为这个世界留下足够多的“我来过”的痕迹。
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文学平台的存在,对于激活中老年人的写作热情,可谓功莫大焉。比如抖音集团旗下的番茄小说,除了拥有大量年轻网文作家,也鼓励中老年作者入驻平台写作。为此,番茄小说签约了一批中老年作家,通过提供全勤奖励、版权衍生开发等奖励福利与多元变现方式,为他们提供实现文学梦的机会。不少中老年作者写作的一批批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题材代表作,也向外界表明,番茄除了网文,也有严肃文学的内容,并通过这些文字向社会输出积极正向的价值观。
每个人的岁月和经验都不可替代。在番茄小说近日推出的“朝花夕拾”系列短片中,有几个案例就很有代表性:上海爷叔用方言写作弄堂生活,将一代上海人的记忆留存下来,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繁花》;退休老人将自己从小听过的地方民间故事,演绎成系列小说,日积月累,写成了几十万的文字,展现了地方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一个在婚姻中挣扎的55岁女性,决定开始写小说,读者的欢迎让她重拾自信,看见了更广阔的人生……中老年作者在回忆、描摹与畅想中找到了老年的意义,弥补了年轻时候的文学遗梦,也极大增加了平台内容的多样性,吸引了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茨威格曾盛赞维也纳咖啡馆宽容自由的氛围,对文学创作的意义,番茄小说就是中老年写作者们的咖啡馆,他们在这里忽略老去的肉身,忘掉流逝的时间,重回精力充沛的年轻时代。他们把人生的种种经验变成文学素材,蒸馏了、升华了,记录下一个时代或地方的生活风貌,淬炼成珍贵的人生之书与历史底稿。在这个独立王国里,他们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作家王鼎钧说,文学之于我,如老蚕之茧,老蚌之珠,老僧之舍利,我不相信文学会死亡,如果文学该死,我也该死。相信,这些中老年作者至少在某些时刻,也共享同样的心境。
互联网上曾经一度有句话说,“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因为年轻人不仅是互联网的主要消费群体,也是互联网内容的创造者。但番茄小说的努力,让我们看到,面对中老年人的精神困境与表达需求,依然有一些平台在努力为他们提供出口,依然有许多老年人在积极表达。网络文学平台的兴起,让老年人的时间在笔尖停留,让更多的“老人与海”浮出水面,让老年人不老。(文/姜涵)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