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进入中学课堂,家长何以很矛盾?

发布时间:2024-11-22 09:08:16 来源: sp20241122

  据4月1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近年来,随着ChatGPT等模型的快速迭代,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逐渐成为大众广泛关注的焦点。新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可能和挑战,对教育领域来说更是如此。当人们的关注焦点还停留在大学生用AI写论文的利与弊时,“AI+作业”已进入中学课堂,一些在“互联网+”时代出生的中学生已经无缝连接到“AI+”。

  作为一名初中生的家长,笔者对孩子频繁使用搜索引擎、搜题软件、AI做作业的这种现象,心里很矛盾。一方面,孩子使用这类新工具做作业效率明显提高,但轻而易举获取答案,缺少了自己思考的过程。另一方面,身处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进入AI时代,让孩子远离新工具不现实,当大家都使用ChatGPT等新工具,似乎不该让学生与新工具隔绝。 因而,如果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可能导致孩子对于上述新工具使用不当,将“AI+作业”变为另一种“拍照搜题”软件使用。此前教育部门曾要求整改下线可能惰化学生思维能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拍照搜题”类APP,取得积极效果,如今相关新工具功能更全更先进,因而,像我这样的中学生家长难免有些担忧。而且,学生用AI完成了作业,但未必真的理解解题思路、吃透了知识点,一旦考试就可能“原形毕露”。这不但影响学生成绩,也会导致老师无法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影响教学秩序。

  更值得警惕的是,“AI+作业”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小学生都熟练掌握了AI搜题的操作办法,因而如何规范“AI+作业”、消除家长担忧,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以为,这事需要相关部门的引导。面对AI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新挑战,如果像之前整改搜题软件一样整改“AI+作业”,似乎不现实也不可能。可取的办法是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出台有关规范性、指导性文件政策,指引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规范使用“AI+作业”。比如,明确哪些作业、课堂教学允许学生用AI辅助完成,以便让学生接触AI拥抱新技术,作为规范“AI+作业”“AI+教学”的指南。同时,学校和教师根据AI等新技术及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深化改革教学、课后作业管理方式。比如,针对“AI+作业”,老师应该对作业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倒逼学生在具有独立思考和答案的前提下,再去使用AI去完善思考的过程、拓展知识结构。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旨在通过基地试点,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案,这是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的积极探索,效果值得期待。

  此外,在AI时代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不少城市孩子已经熟练使用AI学习,而偏远地区的学生可能还不知道AI为何物。所以,在指导“AI+作业”规范发展时,要注意兼顾偏远地区和城市的差异,因地制宜,让AI等新技术更好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平衡。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