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6:02:11 来源: sp20241216
大巴车在秦岭山间疾驰,驶进一条狭长的山谷。它叫红光沟。我迟了近六十年才走到这里,见到他们留下的痕迹,一砖一墙、一字一符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时光。
六十年前,红光沟还不叫红光沟。那一年,陕西凤县,大山包裹着的安河沟,来了一支队伍。他们在这片静谧荒芜的沟壑间踏勘。而后,这条狭长的沟被赋予一项特殊的使命,连带着山,山上的石、树,都有了荣光。一拨拨三线建设先行者涌入这条沟,一路风尘仆仆,迎面而遇,是望不到边际的荒芜。凤州似乎也有些赧然,于是呼唤山间的花儿使劲地开,呼唤鸟儿使劲地鸣,来迎接这群舍己忘私远道而来的人。他们有的曾留洋,有的是北京、上海等地航天单位的青壮年职工和家属,有的是军工院校的毕业生……或许不久之前还在大城市生活工作,转眼就响应号召,来到这大山深处耕耘。
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建设人员驻扎在这里,日夜连轴,开山掘洞。应着“发展航天,动力先行”的口号,如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的前身基地一点一滴成形。为了尽快投入运行,最初的建设者根本顾不得好好修建居所,几十块土坯摞在一起,加以麦草,便成了铺。临时帐篷、简易房、茅草屋……白天忙碌,夜晚疲累,顾不得狼嚎阵阵,亦酣然入睡。困难时期,经费紧张,为了尽量保障工程,山中生活更加艰苦。到了饭点,漫山尽是拿着黑面或玉米面馒头的专家和工人。航天动力的种子便这样随着千辛万苦的一锨一土,在山沟萌芽。这里也成立了红光公社,红光沟随之成为基地所在的代名词,在许多人记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是中国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摇篮”。其中上下三层、面积超过六千平方米的201洞历经数年日夜挖掘修筑而成。从起初一块淬火保护用的生铁屑都要从北京运送来,到手拉肩扛地安装、改造设备,直至调试、开始一项项试验,众多建设者把半生岁月交付给了它。那时,洞内试验用电负载特别大,为了不影响周边白天的用电,研发试验通常在晚上进行。每到夜半,洞内便响起阵阵轰鸣声。这洞如今已然静谧,但踏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隧道,那夜里试验的轰鸣声似乎还在耳畔回响。触摸这洞墙,好像尚有余温。当年墙壁上的隔音颗粒将轰鸣声尽量阻在洞内,可能也将人们的欢笑吸纳。我在这洞的一头眺望,他们好像依旧在另一头忙碌着,只听得一声惊叹:“成了!”众人欢呼的声音立即回荡起来。
当年他们写下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标语,如今仍清晰可辨。这些字,不仅写在基地的墙壁上,亦刻在他们心中。被引为传奇的“厕所试验室”便是一例。当时接到研制任务的专家发现没有足够的试验场所和设施,不得不连一个河沟边的厕所也被因地制宜利用了起来。而这间临时改造出的试验室竟意外沿用了十多年,并从中飞出有“山中金凤凰”之称的姿态控制发动机。1980年5月,他们历经无数个轰鸣声响彻的深夜研制出的发动机,推举着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腾空升起。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的喜讯传来时,秦岭深处这处山洞里,人们潸然泪下。过去的点滴涌上心头,无数个与轰鸣声相伴的夜终于没有被辜负。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沟里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转,建设也越来越完善,逐步修建了居民楼。但80年代,当地遭遇罕见洪灾,基地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也受到毁坏。在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仍全力恢复试验和生产,誓言承担任务不变、研制经费不变、交付周期不变。1993年,他们又奉命迁至西安,新一代航天人在林立的大楼间继续无言的航天动力之路,红光沟的荣耀却并未被掩埋。近六十年前,那批从天南海北汇聚而来的人在深山中悉心雕琢,使红光沟不再是无人问津的荒山深沟。而新的时光里,它作为国家工业遗产,成为弘扬航天精神的文化园区。
大山用自己的身躯记忆着,巨石将一切铭刻。树的年轮里有他们的影子,仿佛存着他们回响的房屋还立在山脚。我在一间间屋内穿梭,看到那些老一辈航天人留下的文字,依旧在墙壁上诉说着当年的一场奔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些文字投射在墙壁上,如黄钟大吕般响彻我内心。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6日 08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