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3:40:17 来源: sp20241117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人民观点)
——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④
本报评论部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围绕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使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强化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使各项制度彼此呼应、相互促进,有助于形成强大制度合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
在广东河源市,有个“面对面”机制。聚焦“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等群众关心的问题,有关领导干部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座谈会现场予以答复,“面对面”工作专班负责督办反馈,确保改革举措及时跟进、问题及时办结销账。2021年10月创建以来,这个跨部门、跨层级的“面对面”机制,累计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超过6500个,办结率为75.4%,让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围绕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使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建设是主线、是关键。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让制度“长牙”“带电”,全面从严治党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中国饭碗”端稳端牢……解决制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问题,解决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问题,“制度创新”成为牵动改革的“牛鼻子”。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开辟了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但是,这一先进制度并不是一经建立就成熟定型、尽善尽美的,而是需要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日益巩固、完善和发展。
环顾世界,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领域科技创新竞相奔涌,它们既是发展的“快车道”,也往往是“无人区”,统筹发展和安全,需要“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放眼长远,持续守护绿水青山,就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新征程上,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唯如此,才能以制度建设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才能以制度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今天的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特征显著增强。无论是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还是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制度建设都需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我们要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推进各方面体制机制的配套和协同。“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决定》提出的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制度建设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的要求。强化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使各项制度彼此呼应、相互促进,有助于形成强大制度合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把《决定》谋划的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将进一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将不断打开新局面。 【编辑:陈海峰】